上个月读了【魔鬼经济学】,书中在比较美国建筑师与妓女的收入。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当然是建筑师远远高于妓女,然而事实刚刚相反。因为,(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收入取决3个要素:1、专业技能的要求――与收入成正比;2、从业者对行业的好恶程度――与收入成反比;3、市场对该职业的需求――与收入成正比。
我们虽然没有调查到中国市场上广告人收入与K姐的收入谁更高。如果用这个方法比较一下,不难得出结论。1、专业技能上:中国广告行业在9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专业能力大大提高,此项上广告人胜出;2、从业者对行业的好恶程度:可能没有人很小时就有志向做花红柳绿的K姐,而收入花花绿绿的广告诱惑愿意从业广告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看看各个优秀院校广告专业的热门程度。因此,广告人的供给潜力远远大于K姐。3、市场需求:借用一下作者的比喻,广告人对K姐的需求似乎远远大于K姐对广告人的。 看来广告人的平均收入较少已无争议:)
第二个好恶供给因素确实在广告业发生着作用。十多年前,大家觉得广告是一个四处拉客的生意时,国际4A开出的公司工资却比现在广告成为一门受年轻人追逐的 “FANCY(某4ACEO语)行业”要高很多,也许就有当下供给大大增加的原因。
下面有个台湾同行的分析,也非常有趣,一同分享。
广告业与黑帮有何不同?
怪胎经济学家利瓦伊特(Steven D. Levitt)的《苹果橘子经济学》(http://www.freakonomics.com/,繁体中文版,大块出版。译者是李明。)中曾经提到广告业。(真荣幸!)指出电影、运动、音乐、时尚和广告、出版、媒体这些外表风光亮丽的产业,跟黑帮一样有一套独特的运作机制。简单说,这些产业所以总是能吸引一大票优秀年轻人领取微薄薪水,却毫无保留地投入(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我当初在杂志社时,经常加班到天亮才回家的往事),是因为他们都在参与一种“淘汰赛”(tournament)。──参与者由最低阶者开始力争上游,必须接受低工资、长工时、而且表现不能只是优于平均水平,而是达到出类拔粹,才能在淘汰赛中胜出。到了最后,一旦认清自己绝对达不到顶尖,很多人就会自动退出。
要在淘汰赛中晋级,当然一定要扬名立万。黑道小弟会出去打打杀杀,广告业还好,只要得奖或作出业绩就好。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优秀年轻人愿意接受这么糟的工作条件?利瓦伊特的理论是,任何人都会对诱因作出反应,只要奖品够大,即使机率再渺茫,还是能吸引如过江之鲫的人潮。
利瓦伊特的书中说到(美国)十来岁的帮派份子每小时赚3.3元美金。台湾的广告设计产业新入行者愿意拿三万多的薪水,一年最少300天以上加班到半夜,第二天再浑身酸痛地上班去。而WPP集团总裁Martin Sorrell去年的工作报酬高达330万英镑(1.9亿台币),红利有160万英镑(9280万台币),另得到34.3万英镑的养老金(1989万台币),以及价值达5000万英镑(2900000000元台币)的股票。外商广告集团执行副总以上的高层也都可能拿到年薪数千万元的报酬──这些人比起基层员工是少数,奖品是真的蛮大的。
题外话,据说管理大师波特说,策略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Martin Sorrell的成功并非因为他作广告的功力比任何人高。而是他最早发展出一套模式,能用相对少数的现金,和五年后才视表现给予的报酬搞定并购目标公司高层,让以“人”为主要资产的广告产业能够被放上并购台。这大概也是策略创新胜过技术创新的一例吧。
观唐广告 公司副总 中间偏左思想 邮件: johndao@sohu.com